10日上午,随着《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》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,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第七次大规模机构改革拉开大幕。
从“职能转变”赫然写入标题,到大刀阔斧的机构整合设计,再到简政放权的“五个减少”,都传递出一个鲜明的信号,政府将以更大力度,在更广范围、更深层次上加快职能和角色转变。
提升政府效能
机构设置不够合理,一些领域机构重叠、人浮于事问题依然存在,代表委员对此颇有感触。
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周伯华委员说,“此次改革,把重点放在转变职能上,一个事情由一个部门主管,这是从实践中提出的,针对性很强,都是针对当前市场发育和发展情况来的,是人民群众在现实中迫切要求解决的。”
此次改革安排中,几个部门的裁撤重组,都有一个鲜明的取向,即符合实际、科学合理、更有效率。
“合并就是人心所向,中央这一决定,实在是回应了基层的呼声啊!”重庆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江龙委员,展示了区计生委主任发来的一条短信。“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基层对组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态度。”刘江龙说。
部门撤并的背后,是更为关键的职能转变。“定职定责,才能定人定心。”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县长韩永东代表说。
代表委员们认为,此次改革的顶层设计,有利于政府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、提供优质公共服务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方向转变,角色定位将更加现代化,效能会进一步提升。
释放社会活力
处理好政府、市场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,是本轮行政体制改革的重点,也是社会的广泛共识。
减少和下放投资审批事项,减少和下放生产经营活动审批事项,减少资质资格许可和认定,减少专项转移支付和收费,减少部门职责交叉和分散……方案中的“五个减少”,充分体现出向市场放权、向社会放权的崭新思路。
上海均瑶(集团)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均金代表说,“简政放权”是改革的一大亮点,政府不是万能的,应该做到“有所为有所不为”。
“一打事前审批,比不上一项事后监督。”山西省发改委主任王赋代表认为,政府放权不是做“甩手掌柜”,在减少对微观事务干预的同时,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宏观标准的制定以及监管上。
唐英年委员曾担任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长,他说,政府进一步放权,最终会有利于国家发展,让居民受益。
广东省发改委主任李春洪代表认为,只有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,才能既避免政府过度管制和包揽一切的旧模式,又防止泛市场化带来的社会不公、社会不和谐问题。
“经济社会发展太快,政府要从千头万绪中解放出来,把抓大管总的事办好!”香江集团总裁翟美卿委员对于方案中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的论述“举双手赞成”。
方案中关于调动地方积极性的举措,引起代表委员的热议。
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委书记李烨代表说,以前为了转移支付,基层干部往往“跑断腿、说破嘴”,而且报批程序多、速度慢。改革后,基层就能心中有数、提前安排、早做准备,“还可以腾出更多时间下基层、干工作。”
江西省萍乡市市长陈卫民代表认为:改革明确划分了中央和地方的职责,能够更好地发挥地方政府贴近基层、就近管理的优势,有利于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开展工作。
强化制度建设
行政体制改革万众瞩目,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。代表委员们认为,目标和路线图都已清晰,要尽快出台细则、精心组织实施,让改革早日显示效果。
宁夏发改委主任张八五代表认为,改革方案“适时适度,科学合理”,有利于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工作中突出矛盾和问题。
交通运输部副部长高宏峰委员认为,几次机构改革是有步骤地、循序渐进地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。
方案着重强调了法治的重要作用,也在代表委员中引起共鸣。北京市天达律师事务所主任李大进代表认为,应该让法治来引领和规范改革的全过程,做到法制建设和政府职能转变同步进行。
四川省遂宁市市长何华章代表认为,政府职能转变的改革和努力,应该制度化、细化、量化,把“放在抽屉里的权力”拿到桌面上来。
代表委员们认为,只有让政府的一切行为都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,让人民通过健全的监督制度监督权力运行,才能真正做到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”,才能真正把政府职能转变过来。